2024年,浦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省委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和市委细化实化“五增”目标,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浦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高位推动,引领法治政府建设
1.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党的理论凝心铸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党校重点课程。组织全县县管干部、非县管干部(含参公人员)参加南平市2024年度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网络专题培训班,全县779人参训。
2.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落实主要领导年度述法工作制度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持续强化县直及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单位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以及其他班子成员法治学习、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等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3.完善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制度机制。深化落实定期会议、审议文件、工作协调等制度机制,召开县委十四届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制定《中共浦城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浦委法〔2024〕1号),部署全县全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行政执法监督与法治督察、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制定浦城县党委部门、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法治督察清单》,完成16个单位法治督察工作。
(二)强化依法行政,提升法治政府效能
1.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坚持立改废并举,全面强化合法性审查,严格按照《福建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等规定,做好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核、发布、备案监督管理工作,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流程,确保政策措施符合公平竞争原则。2024年,全县共审核各类文件38份,提供法治审核意见133条,向市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27件次,报备率和合法率均达到100%。组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国旗管理等专项清理和动态清理。2024年县政府和部门累计废止或宣布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7件,保证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齐全完备。
2.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贯彻落实《浦城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健全完善党委及其工作部门法律顾问配备工作,为党政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人才保障。2024年,召开政府常务会议18次,专题会议104次,通过集体讨论决定重要事项132余项。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04条,发布政策解读47篇,充分发挥以公开促落实、强监管、优服务的积极作用。
(三)强化服务大局,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1.落实涉企服务机制,强化法治保障。围绕《南平市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市委“五增”目标10条措施的通知》,深化“百所联百会”机制,通过“企呼我应”平台,进一步引导各律师事务所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全县工商联及22家所属商会与2家律所完成结对,联合商会组织律师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24次,提供涉企法律咨询108人次,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2.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惠企便民双赢。积极推行“网上办”“预约办”“帮代办”“邮寄办”“上门办”等服务模式,首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落地见效,在中心大厅设立“高效办一件事”综窗和专窗,2024年10月份推广以来,首批“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共办理1414件,省网发布“一件事”套餐28个,为群众办理13434件。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远程帮办”,持续优化调整本地“远程帮办”事项清单,2024年共受理4300件,有效提升乡镇(街道)的便民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灵活就业“一件事”办理新模式,将涉及就业、社保、医保、税务等多个部门的10个办事环节,压缩为2个环节,办事环节压减率高达80%。
3.注重普法宣传,浓厚法治氛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宣传方案,结合送法进企业等“法律七进”活动、“法润企业”普法行动,为企业设置多元主题的“普法菜单”,提升企业法治意识。2024年,共组织送法进企业宣传6次,发放案例读本100余册。
(四)强化监督指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1.行政复议与应诉提质增效。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办理,2024年全县新收行政复议申请69件,受理57件,审结59件(含上年结转5件),其中以撤销、确认违法、责令重做等方式直接纠错8件,以调解和解等方式间接纠错18件,行政复议案件综合纠错率44.1%。完善行政应诉案件的监督指导机制,提高案件办理质效,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全县行政机关发生行政应诉案件25件,结案23件,败诉0件。
2.行政执法更加规范文明。深化“闽执法”平台推广应用,2024年全县各执法单位使用平台系统办案9420件。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常态化组织参与行政执法考试,累计369人通过考试,通过率80.2%。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执行我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积极配合省、市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工作,组织开展全县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专项评查活动,累计评查行政执法卷宗69卷。
3.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认真开展“综合查一次”相关工作,研究制作我县“综合查一次”制度实施方案并同步制定检查场景清单,检查对象实施完成率100%。稳步推进“片区联合执法”工作,组建片区联合执法工作专班,将19个乡镇(街道)设置为三个联合执法片区,县级各领域累计下沉执法人员51名,应用“闽执法”平台办案1713件。建立乡镇(街道)片区联合执法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小组,为片区联合执法提供专业队伍保障。
(五)强化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1.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多措并举防控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一中心一平台一队伍一载体”建设,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完成19个乡镇综治中心完善提升,统筹县、乡两级相关部门入驻同级综治中心。完善运行涉稳风险隐患信息化平台,汇聚重点人员、重点事件等信息近5338条,完善闭环处置流程。推动全县377名政法干警下沉一线担任平安指导员,常态化开展“访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活动,共开展普法宣传近700次、指导调处矛盾纠纷380余起。大力推广“吃茶话事”工作机制,全县306个“吃茶话事”点共开展群众讲堂近210场次、收集转办群众意见诉求1944万件、疏解矛盾纠纷近1028起。
2.发挥调解作用,人民调解夯实稳定之基。积极开展“千所(司法所)万会(调委会)大调解”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村级调解员口碑好、威信高、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一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2024年,全县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821件,调处成功5819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9.9%,调处疑难复杂案件30件,调处案件涉及金额973.44万元。
3.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法援搭建司法为民之窗。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县乡两级党政机关法律顾问配备工作,均实现法律顾问100%全覆盖。提升法律援助水平,针对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实行“点援制”,提供精准法律援助服务,2024年,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61件,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咨询577人次,其中,刑事案件79件,民事82件,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法律援助服务1件。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部分乡镇和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程度不高。二是行政执法监督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广度、深度还不够。三是法治建设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法治理论学习,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内容,推动乡镇(街道)、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持续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依法公开工作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推广应用,持续推进片区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改革,做好乡镇(街道)赋权执法和“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
(三)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深化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加强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法律服务供给护航浦城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高突发事件的依法处置能力和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中共浦城县委 浦城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8 日